有关专家对人类性格以基因为主进行科学研究后发现:人类习惯将贪婪、占有、自私和掠夺等贪占意识变为伴随一生的顽固性格,并逐步演变成的一种藏于内心深处的“垃圾文化”。这种固有的“垃圾文化”是目前被世界各国普遍公认的产生贪腐现象的重要根源。
“垃圾文化”是封建宗族社会和等级制遗留下来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着农耕文化的深刻烙印。古往今来,因内心深处“垃圾文化”作祟,很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沦为人民的罪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垃圾文化”的危害性不言而喻,“茫茫九衢中,百祸起一贪”“人心不足蛇吞象”等关于贪婪、占有、自私的经典名句比比皆是,它是人们在长期工作生活中经验教训的总结。这些人人痛恨的“垃圾文化”,犹如侵入人体肌肤的毒瘤,其害甚比灾祸,放任泛滥,如蚁蚀堤,误国害民。
“垃圾文化”作为一种腐朽的文化流毒,人们对它的认识程度很高。“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的道理人们早已知晓,可就是总有些人要去历史的废弃物中去捡拾这些人人唾弃的“垃圾”,并放纵这颗“毒瘤”在内心无限滋生膨胀,最终断送了自己的前程,甚至葬送了身家性命。究其原因,是这些人理想信念缺失、宗旨意识淡薄、享乐主义严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
与“垃圾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渗入中华民族血脉且世代赓续的优秀文化,它具有最基础、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文化自信就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以猛药去疴、重点整治的决心和壮士割腕、刮骨疗毒的勇气,进一步加大了从严治党力度,一些面目伪善、“垃圾文化”充溢脑际的“老虎”“苍蝇”纷纷被打回原形,他们沉沦的轨迹具有历史镜鉴的当下意义。
历史可鉴,未来可期。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常清“文化垃圾”,做明者见危于无形,做智者见祸于未萌,铲除滋生贪腐的环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给心灵装满廉洁、无私、奉献、博爱,永葆清廉的政治本色和“忠诚干净担当”的文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