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21世纪振兴中华、引领时代进步的主力军。然而,近年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未成年人抑郁、自杀等事件频频发生,保障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刻不容缓。
解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家庭需要承担主体责任。当今社会,父母过严的要求或过高的期望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夫妻双方由于工作繁忙、婚姻破裂等原因导致的父母角色缺位现象,也是未成年人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在生活中与孩子加强沟通,在学习上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同时,父母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安全感,降低未成年人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
解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要作出一定的努力。当下,某些学校只关注学生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只关心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心理压力,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会相应增加。因此,学校要适当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进行早期干预,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同时多组织课外活动,帮助孩子缓解课业带来的压力。
解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全社会都要加以关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咨询和治疗服务。同时,加强对家长教育理念的引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是一道综合考题,只有把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整合起来,多方共同发力,才能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