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有害身心健康,这已是人人皆知的的基本常识,自古以来,因烟毒积重难返而牺牲身体健康甚至断送生命的例子不胜枚举。珍爱生命、远离烟草已成为当今社会倡导健康生活的不变主题。然而,时下仍有很多人拿自己的生命健康做赌注,对吸烟情有独钟,最令人痛心的是,这万千吸烟大军中不乏一些正在读书的青少年。愈演愈烈的学生吸烟现象让我们每个人深深思忖。
学生吸烟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家长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不要沾染吸烟的恶习,学校也三令五申不允许学生吸烟,但为什么仍有些学生冒天下之大不韪,偷偷地吞云吐雾。分析其原因,首先,错误观念在作怪。认为自己年轻力壮,吸烟对自己身心影响微乎其微,更有甚者把吸烟当做学习之余的消遣。其次,错误心态在作怪。学习成绩的平平淡淡,使他们在班级和学校不能引人注目,随着心理想出风头的心态的潜滋暗长,这些学生在寻觅一种可以吸引别人尤其是异性眼球的方式,于是吸烟成了他们的首选。再次,叛逆心理在作怪。做些与众不同、哗众取宠的事情,往往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叛逆心理的一种表现。棒打不回头的强大叛逆心理让他们固执己见,冲破家长、学校的要求和束缚,这也是一些学生沾染吸烟恶习的原因之一。这其中,自小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所占比例更高一些。
痛定思痛,杜绝学生吸烟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为什么屡禁不止甚至愈发严重?
家长的教育哪去了?家长应该负起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细心的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孩子吸烟的苗头,一旦发现孩子吸烟现象,家长绝不能心慈手软,要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对其零用钱的使用要及时过问,并观察孩子近期交友情况,让他们走出思想误区,切忌放任自流;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把这一恶习扼杀在萌芽状态。
学校的管教哪去了?学校应坚持教育与惩戒并重。目前,学校仍相对偏重于应试教育,学校、老师更注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轻视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一些学生沾染了吸烟坏习惯,学校也是有责任的。学生的生活习惯绝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学校在纠正学生错误思想的同时,要制定相应惩戒措施,让这些学生心存敬畏,克服侥幸心理,逐步远离烟草。
社会的监督哪去了?学生在公共场所肆无忌惮地吸烟,很多人都只会投去异样的眼光却不加以劝阻,久而久之,后果可想而知。为了孩子的未来,相关单位和部门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让社会各种监督无远弗届,让这些学生感受到处处监督的眼睛,使其吸烟的恶习无以遁行,帮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