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张万和。
张万和, 1945年参军,历经温家台战役、四平战役、辽沈战役、解放海南岛及抗美援朝甲川里等战役。他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曾任班长、排长、司务长及连指导员等职。他军履18载充满了神奇故事。
——题记
“血色记忆,红色传承”我们带着这个主题,采访了今年已96岁的老兵张万和,在南八家子乡原粮库后面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小院,我们见到了张万和,一米七几的个头儿,背部稍有点驼,红扑扑的脸庞,只是耳朵有些背。屋子里,炕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炕头墙上镜框里镶着张万和及家人的照片,照片里大多都是军人。乡上的同志告诉我们,张老三代人都有当兵的,屋内衣柜旁的镜框内也镶有张万和当兵时拍下的照片。
我们说明来意后,凭着那些抹不掉的记忆,张万和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1926年1月,张万和出生于河北省(原热河)青龙县大街口北山张家庄,家境贫寒,兄弟3人相依为命。张万和14岁时到抚顺下煤矿挖煤(下窑),18岁就上了撑子面,吃不饱饭,晚上十几个劳工睡在一个大炕上,房子四处透风……在这期间,张万和受到当时战俘里当劳工的地下党启蒙教育,于1945年参军到了部队(40军)。1946年8月,张万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激战大台山
1948年4月,大台山由敌人的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占领着,张万和所在部队在黑夜里摸向敌人阵地,张万和记忆里那天的夜晚天特别黑,可以说抻手不见五指,战士们用一根根绳子连在一起,用小石头轻轻地敲着枪托,战士们听着响声漫漫前进……
到了敌人阵地前,天已蒙蒙亮,战士们如同猛虎般冲向敌人阵地,敌人有的在抢修工事,有的还在睡大觉,敌人被战士们这种冲锋吓晕了,有的做了俘虏,有的仍凭借着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双方进行了肉搏战……这次战斗中,张万和担任机枪手,强大的火力给敌人构成了威胁!
战斗结束后,张万和使用的机枪枪托被打了三个洞,正是枪托保住了张万和的性命,他眼见身边的司号员和一名卫生员光荣牺牲。
这次战斗也给他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辽沈战役外围歼灭战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即将打响,张万和所在部队攻打义县,据张万和回忆,当时义县守敌构筑的工事十分坚固,易守难攻。战斗打响后,张万和的炮兵部队开始了攻坚战!他们采取挖战壕接近敌人阵地战术,一直将战壕挖到离敌人工事只有三十几米的地方时,敌人还没有觉察到……张万和回忆说,敌人站在坚固的雕堡上举枪狂喊叫:“碉堡小,碉堡小,离开20米你打不了!让你疯,让你狂,攻不上来你撞南墙……”
张万和他们当时使用的是日式41炮,他们将炮弹装上膛,将炮筒直接对准敌人碉堡的枪眼,三发炮弹打过去,碉堡顿时被炸飞!
在这次战斗中,张万和的左脚小脚指被敌人炮弹炸掉,当时晕了过去,醒来时已躺在部队野战医院的病床上。
抗美援朝温井遭遇战
1950年10月24日晚,张万和所部通过朝鲜北镇郡以西的大榆洞时,从上级获知敌军一部正扑来。部队研究了作战部署,命令所属各团在25日4时前占领阵地温井,准备打一个预期遭遇战。
10月25日,敌人一个营和一个炮兵中队已进入埋伏圈。上级命令出击!刹那间,在两水洞和丰下洞1000多米宽的谷子地里,枪声大作,炮火纷飞。敌人30多辆汽车的车队被切成3段,兵力来不及展开,只有少数敌人慌忙地跳下车,利用沟渠进行抵抗。
志愿军官兵奋不顾身地扑向敌人,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将充当美韩军北犯“开路先锋”的南朝鲜军第6师2团3营和一个炮兵中队全部消灭。抗美援朝首战告捷,全师官兵欢欣鼓舞。连续作战,当夜又同兄弟部队乘胜消灭了温井之敌。
张万和在回忆中说,志愿军刚入朝时穿的服装跟朝鲜人民军的服装是一样的,不戴任何标志,等后来的战斗才陆续换上志愿军军服和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给张万和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衣着单薄,弹药粮食更是运不上去,一天每人只发一个土豆,冻得跟石头一样……
1963年,张万和退役到地方,被分配到北票县八家子人民公社,先后提任供销合作社、粮库书记,直至离休至今。张万和说,能够留下一条命回来,已经是很知足了,值得怀念的还是那些曾经跟他浴血战斗,英勇牺牲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