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2024年春运正式开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25日召开的发布会上提醒,春运期间人群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加大。出发前公众要做好个人防护准备,旅途中科学佩戴口罩,继续保持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
当前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仍以流感为主,流感活动呈下降趋势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室主任彭质斌介绍,近期全国新冠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预计在春节假期前后,受到人群大规模流动、探亲访友、聚餐聚会活动增多等因素的影响,新冠疫情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
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仍以流感为主,乙型流感占比升高,流感疫情出现了小幅波动,目前流感活动已经呈现下降趋势。
专家研判认为,在冬春季我国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流行或者共同流行的态势,短期内仍将以流感病毒为主。
家长需警惕儿童青少年感染肺炎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提醒,当孩子患呼吸道疾病后出现以下情况,家长应警惕孩子感染肺炎。
1.症状加重。一是持续高热,或者发热时间超过三天。二是咳嗽明显加重,或者咳嗽非常频繁。部分孩子可能还会伴有痰量的增加或者痰颜色的改变,比如痰变成了黄色或者黄绿色。如果是支原体肺炎,常以频繁的干咳为主,没有那么多痰量。
2.呼吸加快。跟平时比,孩子的呼吸明显变得急促,或者出现喘息发憋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吸气的时候,鼻翼一张一合(鼻扇),部分孩子可能还会出现吸气的时候胸骨凹陷,这都是呼吸困难的表现。严重的还会出现口周青紫、脸色不好看等。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能会表述自觉胸闷、胸痛、发憋等,家长要提高警惕。
3.精神变差。孩子感染肺炎后精神状态也可能改变,有的孩子可能表现为精神差、很倦怠、总想睡觉,低龄儿童表现为烦躁、不易安抚。
出现以上情况,家长要意识到孩子可能患上了肺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王荃特别提醒有婴幼儿的家庭,婴幼儿尤其是三个月以下的婴儿在患肺炎时可能并没有典型的咳嗽、发热等症状,而仅表现为呼吸急促、吃奶呛奶、吃奶费力、吃奶困难,或者频繁吐奶,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喘息发憋、脸色不好,出现这些情况需要及时送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心血管病患者
在冬季出行前要做好准备
心血管病患者冬天外出时,可能遭遇血压波动大、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潜在健康风险。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熊长明建议心血管病患者外出前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
第一,建议心血管病患者在出行前到医院做相关检查,确保各项指标在比较满意的程度。
第二,应该在病情稳定期出行。
第三,要带齐药物,不能漏服药物,还要备好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
第四,要合理安排行程,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第五,冬天出行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外出旅行还要注意饮食卫生。
熊长明提醒,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心血管病患者一旦感染呼吸道疾病,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心血管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在冬季出行过程中,需要预防呼吸道感染。建议通过接种流感疫苗等方法增强免疫力,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此外,心血管病患者冬季出行要注意防寒保暖,规划好旅行路线,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