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全部时光来完成一份平凡的坚守。从初出茅庐的检验科医生到独当一面的检验科副主任,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一颗大道至简的仁心。从业十余载,沈翠丽主动作为、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将全部的耐心、决心和爱心投入医院检验工作。
做临床医学的“幕后英雄”
众所周知,检验是为临床医学提供实验数据支持,检验医生始终坚守在封闭的实验室中,与标本、仪器、数据打交道,更像是“幕后英雄”保证临床诊疗价值,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沈翠丽却平静地说:“这没有什么,这是我的工作,就一定要做好。”
沈翠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标本检测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干扰因素,这要求医技人员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专业水平。为了得到最真实的反映,沈翠丽在手臂几乎是骨折的状态下,继续坚持在检验岗位上,反复通过显微镜对标本进行复核、检验。
就是凭着这种韧劲,沈翠丽成为“辽宁省免疫学会血液分会委员”,在血常规检测、血细胞涂片镜检、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活检、流式细胞学、基因诊断(分子生物学)、染色体分析等方面很有建树,得到临床科室的认可。
做公益活动的“践行者”
了解沈翠丽的人都说,这位在工作上表现出色的检验医生,还是公益活动的“践行者”。
几年来,沈翠丽坚持在工作之余,舍去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帮扶对象带去生活用品、帮助秋收、修理院墙、宣传防疫知识,鼓励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树立信心。同时,她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在同事邻里有困难的时候也是热心帮助,毫不保留。也许这样的小事是微不足道的,那么走上疫情一线足以证明沈翠丽的不平凡。
做疫情战场的“侦察兵”
2020年5月,沈翠丽在专业方面的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及患者的同时,与同事一起成立PCR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为北票的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2021年11月,辽宁大连新冠疫情发生后,沈翠丽主动向领导申请到疫情前线支援。有的朋友劝她不要去,你一个女同志,家里还有孩子又有老人,不安全。但她却义无反顾地奔赴“疫线”。在大连支援的19天里,沈翠丽与大家一起,像疫情的“侦察兵”一样,每日平均完成近1万管核酸检测标本。那段时间,她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工作,常常汗流浃背,为了减少上厕所节约防护服,不敢喝水,经常累得全身酸痛。就这样,沈翠丽荣获2021年度北票市抗疫工作者先进个人称号。
沈翠丽说,质量是检验的核心价值和生命线,质控是保障和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她会继续严格做好医学检验工作,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服务诊断的数据支撑,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 刘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