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北票新闻网>>社会万象>>社会经纬

“影匠”的故土

2022-03-07      

自有蟾宫折桂,时来位列三台。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槐。”这几句吉祥的祝福,曾经是北票皮影艺人的家常语。今天,带着浓郁北票音色的皮影,又因影人的雕琢而妙手回春。


台吉营乡百姓把皮影戏叫做唱影,把皮影艺人称为影匠。皮影这门民间艺术,集绘画、剪纸、雕刻、灯光、音乐、舞蹈为一体,被誉为电影的远祖。

晚明以来河北唐山皮影戏迁徙关外,逐渐在辽西一带生根萌芽。北票皮影从清初传入,至今有400多年历史。

翟秀清的祖辈就是远近知名的“影匠”。那时,北票与内蒙古交界地区常常会组织酬神、祭祀、还愿的影戏,叫做“愿影”。每逢节庆民俗,还会演出“寿影”“乐影”“喜影”“堂影”“太平影”,翟家的戏班忙得不亦乐乎。现如今,皮影演出越来越少了,可翟秀清对皮影的热爱丝毫没有减退,这些年,他重新做起了“影人儿”。

影人儿多数要靠皮影艺人自己制作。挑选小毛驴的驴皮,加工之后,画好影人的头像、上下肢、桌凳、城池等道具,再把驴皮垫在量身定做的蜡板上,刻刀精雕细刻,上色后涂上桐油,达到防潮和透明,晒干后再将身子、四肢用线串好,松紧适度,手足灵活。在两手、脖项处装上铁标和秫秸秆做的手条、脖条后即可粉墨登场了。影人儿的头和身子是分开的,可以装卸,一个身子可以配备不同人物的头楂。这样一套影箱,就可以上演从列国到隋唐,从《红楼梦》到《西游记》,世世代代的苦乐年华。影棚,是皮影的舞台。灯光把影人照射在窗上,古老的故事就这样鲜活起来。

在白色的幕窗上,“影人儿”的眉目和肝胆显得爽朗清晰。影人儿就像影匠的孩子,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情感。它们凭借大地的气息来倾诉,歌唱。一辈又一辈,永远也唱不尽。

刘铁民  张炜东

责任编辑:郭晓娟

热点排行

北票新闻网

电话(传真):0421-5823953 投稿箱/举报箱:bpxwzxwz@163.com 主办:北票市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www.lnjubao.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辽ICP备2020014914号